高质量陪伴孩子的PEERE法则

作者: 天使之泪 分类: 分享, 成长 发布时间: 2022-04-11 12:02 ė 1155 views 6 没有评论
分享到:

为帮助父母提高陪伴质量,哈佛大学曾经推出了一个创新项目叫做Ready 4 Routine,即“准备日常工作”。

并根据具体社会实验,总结出了一个“PEERE法则”。

1. Pause (暂停) ——看见需求,精准回应

一位来访者是企业高管,事业有成,但是只要在公开的场合说话,就特别容易紧张,总觉得别人都对他说的话不感兴趣。原来,从他记事起,妈妈陪伴他、与他聊天时永远给他一个侧脸,忙碌着自己的事情,从没有正面看过他。这让他经常怀疑,是不是自己讲的事情很无聊,又或者,妈妈根本不在乎他。在他的眼里,自己永远是“不被看到的”。

如果一个孩子的内心需求被忽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的心就会越来越冷,更会逐渐疏远父母。

陪伴绝不仅仅是简单地陪在孩子身边,而是暂停手头正在做的其他事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身上,仔细感知孩子的情感需求,理解他的情绪。

哪怕每天只有一小段时间,只要让孩子感受到你与他亲密的联结,陪伴就是有价值的。

2. Engage (参与) ——放弃主导,积极参与

父母陪伴孩子,决不是让孩子按照你的想法行事,而是寻找合适的切入口参与到孩子的世界中去。来自河北的一位爸爸,在疫情期间发现儿子沉迷手机游戏,尤其喜欢枪战,他并没有责骂孩子,粗暴地阻止儿子的行为,而是绞尽脑汁和手机“抢”儿子,为了吸引孩子,他给儿子买来飞机、大炮、挖掘机等玩具,并用这些玩具自编自导自演,拍起了“军事大片”。什么飞机轰炸、坦克碉堡、高山河流……各个场景逼真,毫不含糊。父子俩玩不得亦乐乎,至今已经拍了近300集电视剧。

陪伴孩子,绝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主导,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陪着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3. Encourage (鼓励) ——全力支持,经常鼓励

上世纪七十年代,纽约有个牙科医生叫爱德华,他有一个爱钻研的儿子,名叫马克。在小马克被电影的艺术效果深深吸引,有拍电影的想法时,爱德华鼓励说:“那我们试试吧。”于是,爱德华买来了一台手持摄像机,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儿子合作拍了第一部影片。10岁那年,马克突然告诉爸爸,自己对编程很感兴趣,想学习编程。在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然而对于儿子的新奇想法,爱德华再次回应说:“那我们试试吧!”在爱德华的教育理念里,只要孩子感兴趣,愿意尝试的事情,他都可以支持,不做任何阻拦。后来马克考上了哈佛大学,大学期间他创建了一个社交软件,这个社交网络就是Facebook。而那个被父亲鼓励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孩子,就是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徐小平说:“人生就是永不停息地探索,要让孩子在不断探索中寻找自己的天性。父母要尊重并呵护这种天性,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其实,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总会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让父母渐渐失去耐心。

无论孩子的想法如何,有什么奇思妙想,作为家长还是需要以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多多鼓励他。当你不断地鼓励孩子大胆展现自我、勇于思考,孩子可能会还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4. Reflect(反馈):——平等交流,及时反馈

记得在书店看到一个场景:一个妈妈在陪7、8岁的儿子挑选图书,喋喋不休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你看这个干什么?一点用都没有;哎呦,你看这个书多好,关于历史的,还能涨知识……”小男孩被妈妈说得不耐烦,最后甩下一句“你干脆自己挑好了!”便径直走出了大门。

父母高高在上的说教和控制,只会一次次戳伤孩子的心,久而久之,孩子们会放弃沟通,选择自己扛起所有的压力和苦闷。

戴尔·卡耐基曾说:“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

父母在陪伴时,应该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好听众,多听听孩子讲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只有把平等、尊重当作前提,像朋友一样和孩子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才能真正建立起情感的桥梁。

5. Extend (衍生):——扩展视野,发散思维

我有一个闺蜜,平常工作繁忙,但却是我见过最会陪孩子的人。比如带孩子一起做陶艺,她会先引导:“你今天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过程中她会和孩子一起探索更多的形状和颜色,还会给孩子普及一些小窍门,最后再一起复盘,什么样的形状更结实,怎样才能做的更美观。

包括去动物园也是,她会和孩子讨论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不同种类等,让本来枯燥单调的参观变成了一次妙趣横生的大自然之旅,既增加了孩子的兴趣,还拓宽了孩子的视野。

其实,父母陪伴孩子的最高层次,就是打开孩子的新世界、拓展孩子的思维、拓宽孩子的视野,孩子还小、很多想法还不成熟,也不够全面,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多角度思考,多去接触新的知识。这样的陪伴才是充实的、收获满满和有价值的。

一位网友回忆起多年前的一幕,忍不住热泪盈眶:读书时,妈妈就坐在旁边给她削铅笔,每天陪着她一起写作业。可妈妈并不识字,只认得自己的姓名,为了更好地陪伴她,强迫自己去读书识字。试问,一个有着如此眼界、耐心的妈妈,孩子未来又怎能不优秀呢?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孩子成长的速度,也远超过我们想象。就像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所说的:“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本文出自天天悦读,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yuedu.biz/peere/

0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