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易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信息收集认知偏差

人为什么不能了真正了解一家公司?
因为认知非理性。你没办法正确认识你想了解的事物。
人对事物的了解来自信息的掌握,从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反馈的信息管理角度来看,从一开始信息收集过程中就会出现认识偏差。
人有一种行为习惯,就是收集信息时喜欢先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去找信息,容易被你记住的你会认为它是真的。
人们根据以及中易于获得的事件的案例或者出现程度来评估频率、可能性或者事件的可能原因叫易得性偏差。
简单说,人们易于相信容易被记住的信息。
易得性偏差产生的原因:
1.信息的可提取行
人们对经常报道的信息更为熟悉,在记忆中更容易提取。
比如凶杀案,交通事故、飞机失事等情况的报道,由于记忆比较深刻,故容这类信息比较容易提取,产生一种飞机事故概率很大的假象。
2.个人经历。
一个人如果亲身经历过事件,往往会高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比如:一个人亲身经历过火灾,往往高估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一个人经受病痛的折磨,也会高估这种疾病的发生概率。
3.事件形象性。
大家在出门旅行乘坐飞机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购买飞行保险,很少有人购买乘出租车抵达飞机场这一段路程的保险。而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旅行意外恰恰发生在去机场的路上。这是因为,如果是一宗普通的交通事故,媒体就不会有太多的报道,但如果是一架飞机坠毁了,媒体必定是连篇累牍地报道,结果这些事情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当我们需要作出判断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这些飞机失事的场景,因此就会得出结论:飞机更加危险。
3.因搜索集合的局限性
假设从某个英文文本中随机抽取一个词(含有3个或更多字母的词)。这个词更有可能是以 r 开头还是以 r 作为第三个字母?人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会回忆首字母为 r 的单词(例如read)以及第三个字母为 r 的单词(例如car),然后通过想到这两个词的容易程度来评估相对频率。因为从记忆中搜寻单词的首字母要比搜寻其第三个字母更为容易,所以大多数人都判断以某个辅音开头的单词要比第三个字母为该辅音的单词多。但实际上,例如 r 或 k 的辅音字母,出现在第三个字母的频率都要比出现在开头的频率高。
4.想象力的偏差
评估某类事件发生的频率,这类事件的实例没有储存在你的大脑中,但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则构建一些实例。你通常会构建几个实例,并通过构建这些实例的容易程度来评估其频率或概率。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鲨鱼和游泳者。圣地亚哥附近海域的死亡情况表明,平均来说,鲨鱼杀死一个游泳者,也会拯救十个人的生命。每次有游泳者死亡,溺水死亡的人数也会下降了几年,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但人们只会注意到鲨鱼攻击造成的死亡,因为它更为生动。
5.首位效应和末位效应
一见钟情现象被称为首位效应,人在做决策时候给首次到达的信息赋予的最大的权重。
与之相反的是末位效应,最后到达的信息在做决策时赋予最大额权重。比如开会时候我们往往只能记住最后一个发言的人。就是因为末位效应的影响。
在记忆调用的过程中,由于易得性偏差的作用,个体对风险的评估会产生高或低的偏差,从而导致个体风险决策的偏差。
如果避免易得性偏差?
1.确定信息源的可靠性。
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主动或被动被信息包围,要擦亮我们的眼睛,看看可靠的信息源。比如官方发布、核心期刊、知名专家、时间验证订阅源,而不是被机器算法左右,被动的接受信息。
2.主动学习,打通认知深度
多读书、把一个领域的知识学通,在一个领域内当专家。
只有建立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一个领域钻研透,才能发现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不会被信息轻易打扰。
3.跨学科学习,扩宽认知广度。
很多问题是一个学科无法解决的,需要我们跨学科学习,参照查理芒格的学习法。
第一步:跨学科学习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哲学等。
第二步:学习重要学科的思维模型。
第三步:把思维模型进行跨学科组合,打造多元思维模型。
第四步:刻意练习,学以致用,不断验证迭代。
拥有跨学科的知识,才能在不同问题之间进行迁移,思考有了维度。
总之,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有的事情有规律可循,有的事情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我们可以用易得式启发去快速应对常规事情,降低认识负荷,节约大脑能量。对于不确定的随机事情,应该提高认知能力,避免易得性偏差,提高决策正确率。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