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是否都是天才的灵光一现,就诞生了颠覆式创新?
其实大部分时候都不是,更多时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变,就拿发明这件事来说吧,奥斯本先生Osborn 1941年提出一种创新方法,通过对原有时候的提问,启发和产生了大量的创造性设想。
奥斯本表检核法是以该技法的发明者奥斯本命名,引导主题在创造过程中对照9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启迪思路、开拓想象空间、促进人们产生新设想、新方案的方法。
奥斯本表检核法模型思维是一种流程方法思维模型。
奥斯本表检核法的实施三步骤:
第一步:明确问题。明确了解创新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检核讨论。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参照表中列举的问题,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弹性地一个一个核对讨论,写出新设想。
第三步:筛选评估。对新设想进行筛选,把最有价值和创新性的设想筛选出来。
序号|检核类别|检核内容
1|能否他用|有无新的用途?是否有新的使用方式?是否可以改变现有的使用方式
2|能否借用|有无类似的东西?利用类比能否产生新观念?过去有无类似的问题?可否模仿?能否超过
3|能否扩大|可否增加些什么?可否附加些什么?可否增加使用时间?可否增加频率、尺寸、强度?可否提高性能?可否增加新成分?可否加倍?可否扩大若干倍?可否放大?可否夸大?
4|能否缩小|可否减少些什么?可否密集、压缩、浓缩、聚束?可否微型化?可否缩短、变窄、去掉、分割、减轻?可否变成流线型?
5|能否改变|可否改变功能、颜色、形状、运动、气味、音响、外形、外观?是否还有其他改变的可能性?
6|能否代用|可否代替?用什么代替?有何别的排列、成分、材料、过程、能源、音响、颜色、照明?
7|能否调整|可否改变?有无互换的成分?可否改变模式、布置顺序、操作工序、因果关系、速度或频率、工作规范?
8|能否颠倒|可否颠倒?可否颠倒正负、正反、头尾、上下、位置、作用?
9|能否组合|可否重新组合?可否尝试混合、合成、配合、协调、配套、可否把物体组合、目的组合、特性组合、观念组合?
有人在这个方法基础上进行一些演化
(1) 加一加:加高、加厚、加多、组合等。
(2)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3) 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4) 变一变:变形状、颜色、气味、音响、次序等。
(5) 改一改:改缺点、改不便、不足之处。
(6) 缩一缩:压缩、缩小、微型化。
(7) 联一联:原因和结果有何联系,把某些东西联系起来。
(8) 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9) 代一代:用别的材料代替,用别的方法代替。
(10)搬一搬:移作他用。
(11)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12)定一定:定个界限、标准,能提高工作效率。
创新发明最大的敌人是思维的惰性。大部分人思维总是自觉不自觉沿着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事物,对问题不敏感,即使看出来事物的毛病与缺陷,也懒得进一步思考去解决问题。奥斯本检核表法突破 了人们不愿提不善提问的心里障碍,在逐项进行核检时,强迫人们进行思维扩展,突破旧的思维框架,开拓了创新的思路,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