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知识转化螺旋SECI模型

知识性社会中,企业如何有组织地充分调动蕴藏在员工内心深处的个人知识?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用了30年时间跟踪日本企业的变化,揭示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日本企业的过人之处,本质是其组织的知识创造能力。提出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

SECI模型的最初原型是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于1995年在他们合作的《创新求胜》一书中提出的,并对知识创新的知识场 – 巴,以及知识创新的结果与支撑 – 知识资产进行了全面论述。是针对日本企业中的知识管理架构而提出的独特见解,对知识创造和知识管理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认识。

SECI模型思维是一种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方法思维模型。

知识从认知论角度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可以用符号系统完整表述的、清晰的知识,包括概念、观点、原理、规范、流程、要领等,是组织群体外在的。

这类知识是“格式化”的,可以通过书籍、软件或网络进行传播,可以借助传媒而不需人的直接作用来交流,因此,它属于客观的、理性的知识。

隐性知识:难以用符号系统描述的知识,它源自个人的体验,说不清道不明,与个人的信念、视角和价值观等精神层面密切相关个性化知识。

经验、直觉、思维模式、秘诀、信念等等,都属隐性知识范围。它是“非格式化”的,可能来自出色设计师的神来之笔、工匠师傅的独特技艺、基金经理的即时判断、销售员的市场嗅觉或发明者闪现的灵机一动。

在获取难以用符号表述的隐性知识方面,必须涉及到人际互动、合作意愿、共有经历、默契配合等软条件,才可以有效交流。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比较,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

对于庞大的隐性知识,我们可以笼统的分为技术层面和认知层面。

“技术”层面,它包括非正式和难以明确的技能或手艺,常常可以称之为“秘诀”(know-how)。比如,大师级工匠或特一级名厨对大量操作技能了如指掌。

尽管他们经验老到,但常常难以将日积月累的技艺背后的科学道理表达出来。这类“秘诀”只能手把手传授,而且还离不开师徒之间的默契配合。源自亲身体验、高度主观和个人的洞察力、直觉、预感或灵感等,就属于这个层面。

“认知”层面,它包括信念、领悟、理想、价值观、情感及心智模式。

这些认知因素根深蒂固,是那些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知识,而且人们会在内心深处认为它们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尽管这些知识的内容也很难用语言符号表达出来,但却始终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方式。

大数据时代,人们重视数据和信息固然重要,但是由隐性知识引发的知识创造更加重要。

对于组织来说,不应该变成一个处理数据的机器,而是注重知识创造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共享对企业代表什么,它要向何处走及怎样使希望的世界成为现实的世界。

野中郁次郎指出组织的首要任务是创造新的理念和理想、动员各种资源使个体共享隐性知识、增进实践智慧,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形成创造的原动力。

野中郁次郎指出新知识是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了知识创造SECI模型,并用“知识螺旋”一词来形象的描述知识被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动态过程。

SECI模型

在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知识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知识在三个层次上,即个人、小组和组织之间创造。

这个过程,归纳起来就是:经过个人之间隐性知识的传递,转变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加工改造为知识体系,再转变为具体的个人的隐性知识。

1.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指个人的隐性知识向他人传递并实现隐性知识的群体共享。

个人难以从语言符号中介中直接获取隐性知识,获取渠道是观察、模仿和实践等方法,把个人经验变成群体的共享经验。从企业角度看,就是需要将拥有隐性知识的个体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交流、讨论、分享的氛围。让不同的观点和思想相互碰撞、融合。在技艺传授的师徒制模式中,是通过观察、模仿、大量实践来实现的。社会化过程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互动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动作、肢体语言、表情,这些是获得隐性知识的构成要素。

2.外在化 (Externalization):是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是一个外在化的过程,一个人将自己的所感所学通过文字、书籍、视频、音频等媒介形式进行表达就实现了知识的外在化。这是知识创造环境的重要过程,一个人将自己的知识进行系统化输出之后,就形成了很容易传播和复制的知识,可以大规模的影响更多的人。对于企业组织而言,要鼓励员工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整理、输出,这个过程可以借助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提供的相关技术工具作为辅助支持。

3.组合化(Combination):是指零散的显性知识向体系化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通过各种方式把形形色色的知识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人类文明的显性知识积累到今天,其数量已经暴增到超出了人的处理能力。面对这样的情况,知识创造问题有了新的含义。如今的创造创新行为不简单是一般理解的从零发明一样东西,更多的是对已有知识的过滤、筛选、汇聚、组合。“组合式创新“是当今创新行为的主流模式,有大量的积木块可以利用,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发明新的积木块,而是将已有的积木块搭建成为一个新的结构。不能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简单创新,相反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创新。如今世界的状况是”积木很多,大厦很少“。人类知识的发展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逐层叠加的过程。

4.内在化 (Internalization):是指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从组织的知识储备到个人的知识创造的转化。

从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标。明白了隐性知识的概念和特点,我们学习显性知识就要小心了。学习显性知识很容易给人一个错觉,就是容易相信自己已经学懂了。知道了隐性知识的道理,就应该明白有大量隐性知识在我们所学显性知识作者的头脑中,我们很难学到这部分内容。因此,学习显性知识不应该把重点放在结论上,而应该透过表面结论去深究背后的原理,搞明白作者的思考和推导过程,正所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当你自认为学懂了的时候,不妨提醒下自己:作者的隐性知识我还没学会呢。

从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是将别人的知识和自己的知识及经验产生关联,从而让知识“长”在自己身上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个转化过程的有效行动方法是“刻意练习”,不论是技能型知识还是数学型知识均是如此。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做中学”。

经过前三个过程,组织共有的技术诀窍和心智模式,在内化到个人的隐性知识中,新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消化,并形成他们自己独特新的隐性知识。

这时,新的知识就变成有价值的资产。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经过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后,会进入激发新一轮知识转化螺旋。

总之,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可以被概括:高度个性化的隐性知识被通过共享化、概念化和系统化,并在组织体系中传播,被员工吸收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实现增量增值和结构转化。

已有 0 条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