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导致了某个结果,那么这个结果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对于成功和失败,我们往往倾向于将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而将失败归咎于他人或运气不佳。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正确地进行归因?
什么是归因?
归因是指我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认知现象。
归因的基本思想
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因,因果关系的知觉是解释行为的基本原理。可觉察到的原因是推断动机思维的核心。归因的目的在于预测、评价他人的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解释和控制。
归因理论的发展
归因理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模型,先后有多位社会和心理学家对此提出了意见和补充。主流的理论包括:
1. 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
F. Heider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Heider认为,在寻求行为的原因时,要么将其归于环境,要么归于个人。如果归于环境,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责任;如果归于个人,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内外部归因是最常见、最容易理解的归因方式。
2.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H. H. Kelley提出,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来说明行为的原因:
- 归因于行动者本人。
- 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
- 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凯利强调了这三种信息的重要性,因此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他还提出了因果图式的概念,即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某种看法,常以此来解释特定的行为。
3. 韦纳的六个方面归因理论
1972年,Weiner提出,个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会影响个人的归因方式。个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影响其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而这些又对成就行为有重大影响。
他提出了归因的六个方面:
- 能力
- 努力
- 工作难度
- 运气
- 身心状况
- 他人反应
以及归因的三个构面:
- 控制点:内部、外部
- 稳定性:稳定、不稳定
- 可控性:可控、不可控
通过这三个构面,韦纳将归因细分为六个方面、十八个落点。
归因偏差与文化影响
归因理论来源于西方,受到个体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过程是通过其生活的文化世界所塑造的。心理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过程体,只能在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中存在和发挥作用。因此,归因的偏差不可避免。
常见的归因错误
1. 基本归因错误
指人们在评估他人行为时,即使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也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2. 自我服务偏见
指个体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
3. 判断他人时常走的捷径
- 选择性知觉:观察者依据自己的兴趣、背景、经验和态度进行的主动选择。
- 晕轮效应:根据个体的某一种特征(如智力、社交能力、外貌),从而形成总体印象。
- 对比效应: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常常受到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
- 定型效应:人们在头脑中形成对某些知觉对象的固定形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
- 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人在对他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印象能够持续影响后续的认知。
结语
俗话说:“凡人畏果,菩萨畏因。”如果我们能正确使用归因理论,避免常见的归因错误,合理地进行归因,建立积极的心态,不断突破自我,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