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股

按照佛家教义和戒律,出家人一辈子既不用也不应该为钱的问题发愁,所以,说佛教的金融观、投资观、炒股观,都是针对在家人。

释迦牟尼认为,在家人应当从六种行业,才是正当的:农业、商业、畜牧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工业。(《杂阿含经·卷四十八》)当然,在释迦牟尼时代的印度,所谓房地产业,就是“邸舍以求利”,建筑业是“造屋舍”,工业就是手工业,“造床卧”。

也有释迦牟尼反对的行业,比如:屠宰,军火贩卖(考虑时代性,应该叫刀弓贩卖)。那么,金融业释迦牟尼支持不支持呢?

当时唯一可考的金融业雏形,就是借贷吃利息。这个释迦牟尼是支持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厌舍品》里,有个吃利息的大长者,佛陀支持大长者:“是大长者所有财宝皆分为四:一分财宝,常求息利以赡家业;一分财宝,以充随日供给所须;一分财宝,惠施孤独以修当福;一分财宝,拯济宗亲往来宾旅。”

既然支持金融业,释迦牟尼对投资什么态度呢?

我们知道,经济学上把一个家庭的收入分作三部分:消费、储蓄、投资。释迦牟尼对三部分的比例,有独到的看法。他认为:消费应当占到家庭收入的25%,储蓄占25%,投资占50%。这是《杂阿含经·卷四十八》里说的,在1929年哥仑坡版《长部经》第三集第115页,也有完全一样的说法。

这个比例,很值得玩味。从消费占25%能看出,佛陀不赞同每个人每个家庭吃喝都花一样多的钱,而赞同符合相应的比例。有钱多花,没钱少花。这是随顺因缘理解无常的。

比方说,我的收入是符合骑自行车的。每天骑自行车上街,不会担忧。突然有人借我一辆法拉利开,我就会生起两种心情。第一,这么好的车为什么不是我的?这就是贪心。第二,可别磕着碰着,那我就赔不起了。这就是担忧心。这两种心都是烦恼。

有个亲戚一家四口人一年收入加起来十来万,却买了一辆三十多万的车,开这样的车就是给自己徒增烦恼的行为。佛陀和阿难曾在田地里看见金子,说这是毒蛇,一位农夫和儿子看见的,高兴不已,捡回家去兑换,旁人知道这不符合他们家的生活标准,告到官府,因为在波斯匿王时代,土地里埋藏的东西属于国王,农夫和儿子被处以死刑。因此,人的消费不应逾越自身的收入能力。当人的消费符合收入四分之一的比例时,消费所带来的烦恼最小。

消费是必需。投资和储蓄并不是。佛陀不占同把剩下的钱都拿去投资或者储蓄,这体现了佛陀的中道观。全都储蓄,人就容易变成守财奴。还会为如何储存和保管发愁。因此,储蓄只需要“以拟于贫乏”的额度。这个额度,佛陀认为和消费相当,也是约25%。这样,我骑一辆自行车上街,突然丢了,那也没关系,丢了就丢了,储蓄的钱完全够再买一辆。完全不用动用投资。

为什么投资的比例应占50%呢?如果有好的项目,明知道必赚,岂不是投的越多越好?在好的机会来临的时候动用一下杠杆,赚一次,够吃他十年八年的了。岂不是更好?

这是佛陀不赞同的。第一,你有机会一定看得准吗?人的智力都是有限的,万一没看准,投进去50%,还问题不大,不伤元气,动用杠杆借来十多倍自己资产的钱来投资,生活就被毁掉了。第二,即便赚了,突然赚了很多钱,那接下来该干什么呢?完全没有什么可以干了。因为干什么都没有投机来钱快。而一旦上了这个瘾,自己的专业和天赋就不再在乎,生活同样被毁掉了。

这两种情形,无论哪一种发生,都不影响出发点:钱是目的。这和佛陀的教谕相悖。在佛陀的教谕里,钱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是手段,但从来不应当成为目的。当因为看到过多的赚钱机会而去投资时,钱就超越手段成为了目的本身。许多人活着就是为了赚钱,而佛陀认为,最有意义的活着是为了斩断烦恼,解脱生死。对常人来说,十有七八的烦恼正是钱带来的。曾经有个布施者打算把很少的钱布施给一位长老,钱还未近身,就自动飞了出去,布施者才感叹长老的持戒之严。这也是为何佛陀和阿难在面对农夫的时候,把黄金叫做毒蛇。

50%的投资比例,也并非要理解成绝对标准。它只是一个约数,意在表示如此投资,既可助益事业的发展,又能够抵御无常的来临。虽然,事实上来讲,无常的力量是无法抵御的,天灾人祸可能在下一秒就到来,但天灾人祸的到来并不是必然,执此为必然,那就又是“断见”了。“念死无常”的意义在于提撕自己时刻不忘精进。因此,一定比例的储蓄和投资,正是清醒认识无常并面对之的一种方便做法。

挣多少花多少,今天不想明天的人,是容易滋长“断见”的。而许多钱都用来投资,或者用来储蓄,总是想到现在不要紧,重要的是未来如何如何的人,是容易滋长“常见”的。二者都不合乎中道。中道,是让人在使用金钱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摆脱对金钱的依赖。

假如一个人贷了很多的款,每天早上一觉醒来,就想到有多少钱需要还,钱就成了生命中的一大负担。同样,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过多的钱,还没有找到好的投放渠道,每天早上一觉醒来,就会想到我这些钱应该放在哪儿,回报率才能高一些。虽然他不用还债,但只要他的回报率还不是最高,他就会感觉自己依然在亏,依然闷闷不乐。

有一个朋友,几年工作积蓄了几十万块钱,吃穿都十分俭省,把钱放在股市里。因为放在股市,不能不担心,每天都要看。上班又不能对着电脑看,怕领导发现,只好盯着手机看。一边紧张地盯着盘,一边紧张地盯着领导。时间长了,眼睛也搞坏了。钱也没有赚到。专业技能也荒疏了。

佛陀既然支持借贷吃利息,那么,投资于股票并且享受股息的行为,从情理上看,自然不会得到佛陀的否定。不过,我们今天谈论的炒股,多半不是长期投资并获得股息报酬的方式。而是靠短期的买进卖出来博利,所以叫做“炒”。在释迦牟尼看来,这是损害财富的业因。

佛教认为,一切果都有因。短线博利式的炒股,之所以是破坏财富的六大业因之一,在于“人博戏者,不经营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佛说善生经》)而且,不仅损耗财富,还有六种灾患:“一者、负则生怨,二者、失则生耻,三者、负则眠不安,四者、令怨家怀喜,五者、使宗亲怀忧,六者,在众所说人不信用。”(《佛说善生经》)

所以,佛陀认可金融业的正当性,并赞同适度的投资,但不赞同以短进短出博利的炒股。在炒股中,人会更加执著于金钱,让贪嗔痴的习气辗转增上,种下烦恼的业种。

佛教认为,财富的到来,正因是布施。所谓布施,不能草率地理解成到寺庙磕个头,往功德箱里投一块钱,回头就能拣到一百块。这是邪见。什么叫布施?该你干的活你干了,不叫布施。布施是额外地做一些事情,不求报偿。

比方说,甲乙丙三人都是银行柜员,她们为客户服务,银行给她们发工资,这是职责所在。但是,在工作中,甲额外地给客户微笑,这就是布施,因为这不是她工作的硬性要求,她做了。这就相当于在福田里种下一颗种子,积累了福德,这颗种子结的果并不一定是行里给她加工资,但是,会影响到她自身的行为模式,在不知不觉中,收获好的关系和人缘。每一次额外的微笑,都是一次让福德辗转增上的力。

若就更复杂的地方说,有人在四大行上班,每天服务很周到,也比同事工资高,但是,比不过商业银行里整天板着脸的职员。这就是因为,所在银行的“共业”起主要作用,自身的“自业”起次要作用。为什么你去了商业银行你的同学去了四大行?那是因为你们过去修的福德不一样。当然,也可以用世俗的说法,那是因为你运气没他们好。乃至,你出生在非洲,就没有出生在美国运气好。但如果一切都讲运气,人就容易懈怠了。而讲“三世因果”,则激励人永远努力改变自身的境遇。

虽然炒股本身,是损害福德的业因。但布施无处不在,炒股当中照样可以行布施的。只是以常人的手眼,贪嗔痴的习气力量之大,说什么在股海锻炼心态,说到底,不过因为赚了钱狂喜,亏了钱沮丧,给自己找个借口,自欺欺人罢了。真要能做到越亏钱越自在,觉得是布施给别人了,对这种人而言,股市未尝不可以成为福田。

但这也仅仅是有福德,而并没有任何功德的。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归于一切。钱是所有人的,只是因为特殊的机缘,由你暂代所有人保管。一切的烦恼,只在于你把暂时保管的钱,当成真实属于自己的了。

——王路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