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读书笔记

什么是好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是给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直接看笔记就可以。还有别的好书等着我们去读昵,所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

我看过很多平庸的笔记,写的就如同小学生给课文概况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一样。网上有很多人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做读书笔记,这种方法意义也不大。流水帐式的读书笔记就好像用胸围、臀围、腰围这三个数字来描写一名美女一样无趣。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

一般人的笔记只有摘要概括。能做到第一点,找到逻辑脉络,就已经算优秀笔记了。我只看到过极少的人偶尔在笔记中插入书中亮点。至于后面这两点,能做到的可谓是凤毛麟角。但是只有做到全部四点,你才能把一本书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你会发现这个回报是巨大的。 

1.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我习惯完全按照原书的章节给读书笔记划分章节,甚至保留各章的标题。在每一章的开头,用自己的话写下这一章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各章穿起来就形成了系统。 

——不过这种内容提要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定要能看出来作者的逻辑脉络。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真正理解一本书,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个脉络。每一章的逻辑结构如果真写出来也许只有几句话,可是这几句话却常常是分布在好几十页之中。善于写书的作者往往会在书中收录大量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包括科研案例、历史典故和名人轶事),只有把这些小故事串起来我们才能看明白作者到底在说什么。单独看其中一个故事,每个人都会对这个故事有与众不同的解读。然而这个故事在书中的作用却往往会被人忽略,最后只记住了小故事这颗树木,而看不到它们组成的森林。 

现代人喜欢小段子,往往能记住作者讲的笑话而忘了作者的本意。在美国历史上,还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更没有微博的所谓“印刷机时代”,史蒂芬·道格拉新(他曾经跟林肯竞争过美国总统,还竞争过老婆,最后都失败了)曾经跟林肯有过连续七场的著名辩论。道格拉斯口才极好经常出妙语,但是他告诚听众不要为妙语鼓掌。

《娱乐至死》这本书是这么说的:道格拉斯甚至批评他的听众,说他需要的是听众的理解而不是激情,说他的听众应该是沉思默想的读者才好。……阅读要求的是理性思考。一个好的读者不会 因为偶然发现了什么警句妙语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一个忙于分析的读者恐怕无暇顾及这些。

我们小时候学习的那些所谓“中国古代寓言”,就是从古书中提出来的小故事,而我们对这些寓言的解读往往背离古人写书时的本意。我们记住了故事却忘记了文章。所以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章,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 

2.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但是如果一个小故事实在是好,我们也得把它留下。好的读书笔记是不均勾分布的。笔记,是我听说了一个想法之后很激动,必须把这个想法记下来据为己有的行为。所以逻辑脉络之外,如果发现真正好的小故事——我们称之为“亮点”——那么就把这个故事也给写下来,甚至具体到细节。一方面,以后将来万一写文章之类,从笔记里翻出来就可以用。更重要一点,是这些故事日后将会反复地在我们的大脑中出现,它们用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们的思想,直至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你不得不承认有些段子的生命力就是比其原来所在的文章更长,以至子最后成为典故。

我用Kindle看其他人对一本书划的流行重点语句,发现这些语句大都是总结式的,就好像小学生在课文里发现的重点句一样——通常是段落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真正的高手读书不能用这种线性读法,而应该是“一惊一乍”的。作者的哪句话是拍案叫绝的?哪句话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应该把这样的东西突出记下来。我有时候听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这是一个向观众介绍书的电视栏目。我发现其他几个主持人往往倾向于在节目中系统全面地介绍一本书的内容框架,而梁文道则总能在一本书中找到几个单独的亮点,常常拿出一两个意昧深长的故事给观众,让人能够体会到原书作者的个性。读书笔记得有这个效果。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寻找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那些亮点。我们在分析脉络的时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脉络再把故事带走。 

3.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强力研读是一种主助式的读书。要在笔记中写下自己对此书的评论,好像跟作者对话一样。我现在的统一做法是把自己的评论全部放在方括号【】中,将来翻阅的时候哪些是书里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藏书人认为书的干净最重要所以他们不看书;低水平读书人看完的书上画满了重点线;而高水平读书人看完的书上写满了批注。历史上牛人读书都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批注。据说人们一般不爱把书借给毛泽东看,因为他看完之后别人没法看了,书上密密麻麻全是他的批注。

你不可能对说得好的一段话无助于衷。你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你还可以写下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更高级的批注则是写下自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而定。更高级的批注则是写下自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而产生的灵感。一本好书每一章都能让人进发出十个以上的灵感。也许你突然想到这解决了你之前一直关注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看似与此书无关;也许你想到对书中思想的一个新的应用;也许你想到你可以把作者的理论往前推一步。这些想法未必都真的有用,但是都非常宝贵,因为如果你不马上记下来它们很快就会被忘记。也许多年以后翻阅笔记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得灵感比原书更有价值。 

4.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

当你读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尤其是现代人写的书,极少有一本书中的思想完全独立于世界,往往真正新的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之上。这个问题别的书是怎么说的?有没有更新的证据支持或反对这个结论?要找到它们共同点和不同点。一个真正善于主助读书的人对这种联系是非常,非常敏感的。我现在使用Evernote来整理读书笔记,这个工具有个好处是可以把每一份笔记都生成一个可供别的笔记直接点击和引用的链接。我的笔记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链接,用于指出书与书之间的联系。

我们小时候,都曾经有一段时间对新词汇非常敏感。比如你可能从电视上听说一个成语,你不能确定这个成语的准确意思,但你觉得这个词挺好。结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几天之中,你多次又遇到这个成语!你可能会奇怪怎么以前没注意到它,难道这个词最近专门爱找你吗?一个读书人对新的知识就能保持这样的敏感。你一旦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新课题并且读了这方面的书,你就会主动或者被动地多次与这个课题相遇。你刚放下这本书,一上网义看到一篇这方面的文章。过几天你打开手机又发现微博上有人正在讨论它。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你打开Evernote整理一份这方面的笔记!

如果你读过足够多,你会获得一种更难得的经历:感受人类知识的进步。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在这本书里是这个说法,而过了几年之后有人另写一本书,引用更有力的证据,把整个结论给改变了。有时候你会赞同这个新结论,有时候你会反对。有时候你必须从几本书的几个不同结伦中判断哪个是最靠谱的。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说的其实都不对,只有你知道正确答案。到了这个层次,你已经跟书的作者完全平等了。你甚至可以俯视他们,评判他们之间的高下。这时候你又应该怎么办?你写篇文章发出来!

5.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

好书之所以要读两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心得、灵感和联系。对一本讲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的书,第一次读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作者的思想之中,我们大脑全部的带宽都被用子理解作者的思想,而没有更多的余地去产生别的想法了。“幽默是智力过剩的体现”,想法也只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地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读书笔记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写作,是个人知识的延伸。它不是书评,完全是写给自己而不是为了公开发表的——可以完全专注于意思,而不必关心文笔。虽是这样,阅读别人写得好的读书笔记仍然是一种乐趣,而且对不重要的书直接读笔记可以节省大量的问读时间。豆瓣网有个专门的系统让读者分享笔记。

如果做不到强力研读的笔记标准,随便做个一般水平的读书笔记对自己也有帮助,最起码能加深记忆力。曾经有一个研究,让受试者阅读一篇科学类文章,然后分三组:第一组多读几遍,第二组针对此文画个“概念图”,第三组用十分钟写篇相关文章。一周以后测试,结果写文章的这组记忆的成果,甚至这时候再让他们画概念图的成果,都胜过其它两组。画概念图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多读几遍。所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是对的,而且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真的没用。

已有 1 条评论 新浪微博
  1. 唉,书都没怎么读啊。

    2016年10月8日 10:10 回复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