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当新闻业被庞大的监控系统和GPT-4这样的AI工具取代时,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值得你我深思。
让我们先从体育分析领域谈起。你知道运动员的表现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和变数吗?比如一个球员,如果他的实力水平是每赛季能打出31支本垒打,那么这些本垒打在时间上的分布基本是随机的。当你看到他在四月就打出10支本垒打时,与其说他状态火热,不如说这只是概率使然。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是打席次数 —— 只有获得足够多的机会,才能展现真实实力。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写作经历。作为一名记者,我习惯于每年只发表少量精心打磨的杂志文章。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反复修改呢?因为我深信长篇报道和诗歌小说一样,都蕴含着一种特殊的韵律。当你愿意投入数月时间去追寻,就能触碰到这种韵律,让文字散发出打动人心的力量。
两年前,我的写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在《纽约时报》工作期间,我开始每周写作数千字的文章。你知道是什么促使我改变吗?最初是为了稳定的医疗保障。但作为一名作者,我也很想知道,高强度写作会让我的文笔产生怎样的变化。它会让我的写作水平下降吗?会影响我对作品质量的判断吗?
这些疑问源于我内心的焦虑,可能是在网络环境中待得太久的缘故。虽然我仍然认为精心打造的新闻报道是这个行业的标杆,但基于对写作过程的理解,我开始思考自己是否更适合成为一个持续输出的作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困扰?觉得自己获得的机会不够多,对作品的好坏太过苛求,过分关注读者的反应。
现在我理解了为什么众多伟大作家都坚持固定的写作时间表 —— 他们在追求每日字数目标的过程中,期待捕捉灵感的火花。音乐创作者也是如此,顶尖词曲人每年会创作数百首歌,总有一首会不期而遇地走红。你看,我们都在寻求更多的创作机会。
你可能已经读过我去年十二月写的那篇ChatGPT文章。在那篇文章里,我们一起探讨了OpenAI这个备受关注的大语言模型系统对写作者可能产生的影响。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这项技术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它是否真能超越简单模仿。要知道,GPT和其他大语言模型的运作方式,说白了就是基于已有的文本,用算法来预测下一个词该是什么。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GPT离不开我们人类。当你试图向ChatGPT询问最新动态时,它往往会告诉你:"抱歉,我的知识仅更新到2021年11月"。AI聊天机器人没法自己学习新知识,它需要人类的输入。比如说,要了解Ron DeSantis在2024年共和党初选中的形势,或者想知道Coachella音乐节观众的反应,它只能依赖人类写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来自某个实实在在的作者,坐在电脑前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对我们这些靠观察生活、记录感受的写作者来说,这本该是个令人欣慰的消息。但现在说这话还为时尚早。你看,大语言模型完全可以获取最新的民调数据并构建故事,它甚至可以自己做民调。至于Coachella音乐节的报道?OpenAI最新的GPT-4已经能看懂图片了。这就意味着,只要现场有摄像头,未来的大语言模型就能描述现场情况。随着技术进步,它甚至能听懂人群的对话。如果它能接入社交媒体和海量视频,可能会给出比人类记者更详尽的报道。这样一来,我们能保持优势的可能就只剩下写作风格、情感表达和人类创作中的那份独特魅力了。虽然在这场人机较量中我支持人类,但我也在想:我们是不是太高估自己创作独特作品的能力了。
说到底,写作都来自阅读。我是个爱读书的人,经常会反复阅读一些最喜欢的段落。你想听听这些段落都有哪些吗?比如拉尔夫·艾里森在《隐形人》开篇描写主人公光明洞穴的部分,普鲁斯特笔下的地名描写,琼·迪迪翁在《走向伯利恒》中展现的疏离感,还有丹尼斯·约翰逊《耶稣之子》中"蠢货"站在女子窗外的那一幕。布鲁斯·查特温《在巴塔哥尼亚》关于恐龙皮的序言,巴里·汉纳《杰罗尼莫·雷克斯》中的精彩片段,奥威尔在《甘地之思》中的清醒见解,以及詹姆斯·鲍德温《一个土生子的札记》中的真知灼见。还有玛丽琳·哈克《致K.J.,离别与重逢》的结尾:"独处的时光,或紧或松,有时难捱,而今我懂得,一年前未曾领悟的事,让一切恰到好处:既是笃定,又见惊喜"。当然还包括J.D.萨林格《弗兰妮与祖伊》中祖伊浴室的物品清单,博尔赫斯《特隆,乌克巴尔,第三天球》的后记,以及他写给德莉娅·埃莱娜·圣马可的情书。
你是否有时也会像我一样,觉得自己像一个效率不太高的GPT?想想看,虽然你写的句子不是AI生成的,但它们很可能是你读过的作家们风格的混合体。你可能会发现,这个句子有点博尔赫斯的味道,那段文字像是从查特温那里借鉴来的,有些观点则像是在模仿奥威尔的思维方式。你的写作风格,某种程度上就是由这些书籍构建的语料库塑造的。这些文字中或许藏着某种独特的精神内核,但要说清楚在哪里,恐怕很难。写作灵感更像是给自己足够多的尝试机会,等待一些有趣的想法冒出来,然后将它们编织成一个关于「灵感乍现」的动人故事。
当你让AI用《纽约客》的风格重写一篇文章时,会发现它的套路其实很简单:把一些常用词换成更显古典的同义词,营造出一种仿佛作者正戴着单片眼镜敲打键盘的氛围。
回顾自己作为杂志记者的职业生涯,你会发现自己像一位慢工出细活的文学工匠,每年只能完成为数不多的精品之作。每篇文章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反复打磨报道、结构和文字表达。
如果你用杰伊·卡斯比安·康的笔调来写这段话,它可能会是这样:在漫长而起伏的写作生涯中,你扮演着一位追求完美的杂志记者,每年只产出少数几篇精心之作。这就像在和文字跳舞,每一个动作都是在不断雕琢报道、结构和遣词造句。
这些AI的创作尝试虽然不会让你对被替代产生焦虑,但可能会让你思考:我们是不是一直在关注错误的问题?关于AI是否能完美模仿人类的写作风格,每个人可能持有不同观点。我认为这终将成为现实。但你可能也会同意,没有人真正想读一篇署名为GPT-4(或5或6)的文章。未来也许会有某个大语言模型能比政治评论员更准确地预测德桑蒂斯的竞选结果,但这真的重要吗?你之所以愿意读人类写的文字,是因为你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甚至有时会感到不认同。也许写作中的个人特色只是一个意外收获,也许很多新闻报道确实可以被装载GPT-4的智能系统取代。但我们阅读、聆听音乐、欣赏绘画,不都是为了在他人的灵魂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单纯享受人类的创造力吗?
比起纠结GPT-4的写作水平是否超过了你,或是吐槽它生成的陈词滥调(比如「漫长而起伏的道路」、「谨慎的探戈」),你可能更该问问自己:当机器掌控写作时,读者还会需要真实的你吗?而作为创作者,你是否还会需要真实的读者?我觉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