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谈中国传统文化

杨振宁,100岁,中国理论物理学家。1956年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54年,杨振宁同米尔斯创立了“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推翻了科学界对微观粒子体系的古拙认知,奠定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1967年杨振宁和罗德尼·巴克斯特创建了“杨—巴克斯特方程”,对物理和数学都有广泛的影响。

除了杨振宁自己获得的诺贝尔奖外,先后还有7个诺贝尔奖,是直接利用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拿到的;

有几十个诺贝尔奖,是和杨振宁提出的理论有关;

此外还有6个“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也就是菲尔茨奖研究的对象,是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

杨振宁这样伟大的科学家,被严重低估,可以说是二战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放眼整个物理学史,成就超过杨振宁的也是屈指可数。

而大多数中国人对杨振宁印象停留在他和翁帆相差54岁的婚姻、他获得诺贝尔奖、恢复中国国籍、反对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上。

杨振宁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对待传统文化又是什么态度?其实杨振宁身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

杨振宁的父亲在杨振宁表现出极强的数学天赋后,专门请清华历史系的研究生给杨振宁讲了两个暑期的《孟子》,直到现在,杨振宁都可以背诵3万字的《孟子》全文。

杨振宁自己谈自己学术外的特点,说受母亲影响很大,从母亲那里学会了坚强、隐忍、吃苦耐劳、注重合作。

杨振宁对待传统文化可以从负面、中性、正面三个方面表述。

负面的评价

杨振宁谈《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说到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生?归纳起来大概有五种道理:

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

第二,科举制度。

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

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

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其中第四、五点可以从《易经》中找到答案。

归纳法是一种观察无数的现象,然后从现象归纳出规律。

推演法是一种有了规律后,用来预测和验证现象,让规律发挥效力。

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有归纳法,可是没有推演法。其中归纳法的来源是什么?“易者象也”,“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比类”,“观物取象”。都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归纳法,是向上求整体“象”的方法。

清朝大学者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后,了解到推演法一个特点就是“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就是一条一条推论不能次序颠倒。这跟中国传统不一样。中国传统对于逻辑不注意,说理次序不注意,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最后的结论。

徐光启又有这样几句很有名的话:似至晦,实至明,似至繁,实至简,似至难,实至易。这也是推演法的特点。懂了推演法的精神以后就知道推演其实比归纳容易。

易学、理学和道学内容也有很多,但不推演到现象上去验证,理和道就只能是空想,而不是科学思想。

关于“天人合一” 思想,对中国人影响很大。

天人合一种的“天人一物”,“理一分殊”,“内外一理”,起源于易经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在内,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

王阳明格竹子,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这样当然格不出近代科学。

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能把它合在一起。

李约瑟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成篇地讨论过这个问题,并给出了种种理由:中国早期的哲学如阴阳五行等理论尽管曾促进过中国早期的科学发展,可是这些理论本质上的经验性和思辨性在后来却成为阻碍实验科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中国没有充分发展资本主义是实验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基本的社会原因;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不鼓励、甚至是抑制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

杨振宁指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想把世界上所有的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他们第一想解决人文问题,第二想从总体上解决人文问题。因此,他们不愿去做具体的事情。古希腊的哲学家中,也有人企图总体上解决所有的问题,可是他们也有人从事非常具体的问题。

中性的评价

杨振宁横跨中西两种文化多年后对比,他认为,中西方的差异从四千年前就开始产生了——中国的文化基于人,西方的文化基于神。

那我们又该怎么理解这些差异呢?

这些差异都是中性的,它们都在特定的场合体现自己的优劣。

比如家庭关系,中国人更注重紧密和亲近,这在大灾大难来临的时候可以互相照应,提供更多缓冲。但也因为生活重叠大、干涉多,一个年轻人想摆脱家族的陈规陋习就很难,除非和家族决裂。但西方只要成年了就自己决定,自己负责,哪怕是危险也要独立承担。都有利有弊,所以说它们是没有优劣之别的。

但从演化的角度上说,还是存在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多样性强的好,多样性弱的差。如果一个地区文化多样性丰富,那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上,那里的文化更可能是今后的主流。

但到底是哪一只成为主流呢?这谁都没法预测。所以在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跟随主流,是一种健康的对待文化的态度。

正面的评价

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人本文化,基于人和人的关系,所以产生忠、孝、恕、仁等观念;人本文化会发生兼容并蓄、有教无类的观念;人本文化是融合凝聚的文化。人本文化产生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形成以德治国的政治哲学。

杨振宁说:传统中国文化的韧性与中国共产党的韧性是中国在20世纪能够崛起的基本原因。人本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坚忍、温顺、勤俭的民风,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加起来,就造成了中国今天崛起的奇迹。

杨振宁毫不掩饰他对中国未来的乐观态度:21世纪后半叶,中国会变成世界上一大强国。这种乐观态度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过去100年自力更生的惊人成就,这些成就背后有本质的、文化传统中的长远的道理:韧性

韧性指的既不是宁折不弯,也不是知难而退,而是坚韧不拔。它的好处是,在极端的压力下可以委曲求全下生的希望,也能在除此之外的困难下做到不轻易放弃。

杨振宁对比了2004年和1920年中国社会的状况,也对比了同时期体量和中国大致相当的大国,比如印度和巴西的情况,结果发现它们都远远不如中国的改变大。

一般来说,改变越剧烈,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越大,阵痛越强烈,而只有中华民族特有的韧性才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全面变化。

杨振宁对传统文化之美的喜欢,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杨振宁在1983年出版的论文选集,喜欢引用杜甫的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A thousand year business is that line of writing.Good or ill is writing,he whom wrote it would know it in heart.)。

即使在美国,杨振宁也经常在演讲中提起中国诗人的名言。他不会因为在座的很多人不知道,而换用其他名人名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哪些诗句表达的美和含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是其他文化替代不了的。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自信的表现。

没有美国,杨振宁不会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离开中国和传统文化,他将成为无根之树。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