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做减法,向内驰求

作者: 天使之泪 分类: 顿悟 发布时间: 2016-01-11 13:23 ė 11,329 views 6 没有评论
分享到:

信息焦虑与日俱增。信息越来越多,之前的rss,目前的微博,微信,看不完。下载的电子书来不及看,收藏在evernote中的笔记来不及看和整理,信息爆炸、过载。我们也可以通过听书来减轻阅读压力,但依然过载。我们用各种工具来填满我们的碎片化时间,但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也变得更加碎片化?看了那么多,我们的智慧是否提升,我们的幸福感是否提高?

信息过载,一方面说明有效的信息匮乏,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内在的处理能力有限。

我们对于看过的信息,吸收与内化的程度如何?是否有深化,有横向与纵向的类比与分析?看过而不深化,几天内就会忘记,也是浪费时间的一种。Google Reader想当初看不完,但其实抓取的信息也只是信息沧海中的一粟。信息是看不完的,没有深度的信息,只是噪音,不会在你生命中留下什么。

贪多和囤积是一种本能。远古时代,脂肪可以在有的时候救我们一命,但现代社会,多吃只会导致疾病。《冬吴相对论》中提到“囤积是种病”。我们百年来的社会发展远远快于万年来的基因进化进程,社会变了,我们的基因还是觉得不断囤积才更安全。

做加法似乎并不能够让我们幸福。我们一直在吃,但没有消化。我们一直在买衣服,但没有怎么穿。我们一直在阅读,但没有内化。我们一直在犯错误,然后继续犯错误。我们一直在狂奔,但一路上没有收获。

信息过载是不是一种新形式的“脂肪囤积”?

我们应该对信息进行“断舍离”。日本有种整理方式叫《断舍离》,通过物质维度收拾,来提升精神维度。如果我们的信息太多,是否是只看有限的优质的内容?“断”,严格控制获取的信息,只看最优秀的内容。“舍”,将收藏的当下无用的evernote笔记都删除,尤其是微信和微博保存到印象笔记中的。将不看的电子书都删除掉。只保留有限的最好的内容。”离”,脱离对信息的获取执念,比如email控,rss控,微博控,微信控。

在获取有限的优质信息之后,我们考虑如何内化这些信息。

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

我们可以停下来,慢下来,观照自身,向内驰求。

《心经》中开篇说:“观自在菩萨”,我们应该首先观照自身,看自己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将经历过的教训都吸取,不再犯重复的错误,懂得的道理都内化,触类旁通地运用,估计就能很NB了吧。《菜根谭》说,“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我们将有限的人生阅历和看到的道理都运用好,就很不错了。

一切还是要从自身去找答案。《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类似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碑文中也说道:“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是我们能不能耐得住,与自己为友为师,向内驰求。

人生要做减法,活在当下。佛法说,每个人都具有佛性,就是有没有“悟”。很多道理,说了也能懂,自己花些时间也能分析出来。我们往往被动吸收,而缺乏主动思考。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看来“道”的东西,某种规律性的、智慧性的东西,不是靠学出来的,而是要通过自身去“悟”的。

本文出自天天悦读,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yuedu.biz/information-subtraction-and-asked-chi-to/

0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