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朋友

2016-12-25 重新定义朋友

什么是朋友昵?我从我自己开始说起,以下所提到的"我们",其实都是我自己,如果你有共鸣,那就是"我们"。
最初的时候,我们虽然朦脆,但实际上有所定义的: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的人。

这里有个词,"感觉"。对,友情就是一种感觉,它让我们温暖。我想很多人都跟我是一样的吧……然后我们在慢慢长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操作系统有一些基于历史、文化习惯的细微渐进升级。慢慢地,我们对朋友多了一个标准: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

这里我使用了一个很中性的描述: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你也知道,这其实很多的时候是不可能的。
在我们东北老家,这叫"够意思"。小朋友们之间开始慢慢学会另一个概念,叫"义气",然后,不由自主地把这个概念和"朋友"这个概念揉在一起。
那个时候我们还不擅长思考,不知道"够义气"、"够意思”这样的概念其实是一种毒药,因为它看起来是那么美好。
我现在说那是毒药,当时却真的不知道。为行么说那是毒药呢?因为我们不由自主地在一个纯净的概念里加入了公平交换的机制,可问题在于,对于行么是公平,我们根本就没有想过。人就是这样,即便不知道什么是公平,当不公平发生的时候,却是可以瞬间体会的。
于是,就开始有了背叛,开始有了欺骗,开始有 了伤害,开始有了失望和愤世嫉俗。
于是,我们就进入了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人和人是特别不一样的。大多数人的生活空间是相当有限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出生、成长、结婚、生子、直至死亡,都在一个地方。即便是在一个大城市,也有这样的人,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本科、北大研究生、北大博士、北大工作……我真见过这样的人,还不止一个。
然后,我呢?我出生在黑龙江省海林县,八岁的时候跟随父母搬到延吉市,小学转学一次,初中转学一次,高中复读一次……然后离开老家,去长春读书,毕业后没有回老家,而是去了沈阳,再后来回老家呆了一段时间,然后又辗转广州而后定居在北京……于是,对我来说,被动且长期好像是不存在的。当我回头望过去的时候,虽然从小交下的老朋友其实不多,但几乎每一个都是我自己主动保持联系所以才一直有联系的。维系交往,是耗费时间精力的,两个人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至少有一个是主动的,而我就是那个主动的人,因为我觉得这些"成本"是必然存在,也是必须承担的。
所以,朋友的定义,在我这里开始发生了变化,在我这里,所谓的朋友是: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谊。

与此同时,因为自己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变化,朋友的定义也开始逐渐分化,"老朋友"成了一个特殊的分类,因为老朋友的稀缺性这实际上是时间的稀缺性造成的,你就那么一辈子,你就那么一个小时候,一路走过来,再也没有可能重新来过了……因为老朋友的稀缺性,自己开始为这个类别增加了一个原则:轻易不跟他们产生合作关系,生怕伤到这个稀缺的存在。不是不,而是轻易不,这其实是一种尊重。
成熟的特征就是独立,独立的意思是说,生活上、经济上越来越不依赖朋友的存在,朋友更多是精神上的需求。于是,我对在这个阶段能够交到的朋友开始有了新的定义。

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并且我也饮佩的。

其实,那篇被断章取义的文章主旨说的就是这个。我们钦佩我们仰慕的人其实很多,但前提是人家愿意跟我们交往。
因为我很了解一个现象,交往是耗费时间的。又由于我自己是个长期主动维护友谊的人,我很自然地知道有些时候,你不小心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这是很不好的,不是吗?
一方面,在我的朋友眼里,我是个擅长社交的人,我懂得如何维系已有的关系,我懂得主动去与一些我所欣赏的人建立新的联系……但,说实话,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发现我特别不擅长处理层级关系,而我自己的经历使得我自己在这方面缺少历练我没上过班,一天班都没有上过,大学毕业就做销售,后来确实在新东方那个机构工作过,可是在那里,老师不是行政人员,是不需要坐班的,完全是放养模式,于是,一呈我处理层级关系,就肯定出差错,我做过各种被别人笑到肚子疼的很多很多"非常不得体"的事情。
所以,我一向在做事的时候都尽量去选择那种"只要我一个人就能干好"的事情,讲课啊,写书啊,做网站啊,都是这种,我自己就能做好,不会的我就去学,多难都必须自己学会,时间多不够用都要挤出来去学必要技能,许多年来我就是这样的。于是,在那个阶段里,我与我的绝大多数朋友,我们之间的联系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联系。
这种情况大约持续到35岁左右。随后的几年里,我逐渐意识到我有能力去回报一些人了——其实,在那之前,更多的时候我是自顾不暇的。后来,我逐渐干脆成了一些人进步的动力我想,《把时间当作朋友》陪着很多人度过了 "上一辈子"罢。
于是,我对朋友的定义再一次更新: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

我与我的好多朋友都是这样的。2012年的最后 一个季度里,我认识了李路,我觉得他是个很牛的人,于是只要有机会我就跟他说,前后说了五六个可能性,最终他说:嗯?这个不错,这个我愿意跟你干。
然后,我又叫来了我在twitter上认识了两三年的另外一个朋友沙明哲,于是我们折腾出来一个公司,叫knewone。在同一个时期,在一次ruby交流会上,我认识了冯晓东,一个八九年的小朋友,我觉得他很厉害。所以我就跟他讨论很多事情,差不多毎一两个月就跑去找他吃个饭,闲扯胡扯,期间也交流很多做软件产品的看法,有些时候我的一些看法会被他批得相当于是狗血喷头……到了2014年春天的时候,他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我搞出一个东西,你来看看呗"……我就去了 , 一看,喜欢坏了,当场就要求一块儿玩;然后他把团队拉出来,我请大伙吃了一顿饭。那顿饭相当于全体团队成员面试我,我回答了很多问题,最终面试通过,于是我们正式合作了……
另外一个好朋友叫龚鸣。现在是国内知名的区块链技术专家。我认识他的时候,就觉得他与众不同,于是我就一直在找机会、创造机会,看看能不能一起做个什么事;前后也是提过很多方案,可都不太合适,于是就放在那里。时不时我就会联络他,跟他聊新的想法……这样过了两年多,有一天,我又跟他说了个我的想法,这一次他一听就说:嗯?这个可以搞,而且必须搞……于是,我们俩就搞了一家公司,叫彼此保险……
我在一篇文章里提到,我所理解的情商,是这样:
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局面。
创造共赢局面就是这样的,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花费时间精力,需要试错,需要耐心……我们这种人是不可能把自己沦落到索取者的地步的,我们知道收获需要投入,这是多简单的道理啊。
所以,回头看看我对朋友、友情的定义,其实背后是一个很简单很清晰的过程:

  • 依附
  • 独立
  • 共生

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朋友给了巨大的提醒。这个人叫霍炬,在网上也很有名。他是个万人迷,真的万人迷。个头不高,长得也不怎么帅,但女生就是很迷他。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是那种能帮助对方成长的人。这说起来简单,其实这井不容易做到。这事儿到底有多难呢?我就这么问你 吧,你这辈子见过几个感激前男友的女人?认识霍炬之后,我对友情的定义多了另外一个层面,我开始觉得每个人的友谊,质量是不一样的。对朋友来说,真正有用的,不是那种肤浅含混的"够意思","讲义气",而是帮助对方成长,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友谊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于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所以,我想有一类人跟我是一样的,我们有属于我们的特殊的交友方式。比如说,对我来说,写博客、写公共帐号,其实都是一种交友方式。因为互联网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沟通跨越了地理空间的限制,我们在身边找到同类的可能性本来很低,现在却被互联网放大了,放大到必然可以找到同类的地步。有些时候,我们的想法在身边的人看来是疯狂,但互联网会把你的思考带到你完全想象不到的角落里去,在你都不知道是哪儿的地方,也许有一些人能够理解你,能够认同你,能够与你共同成长,这是很神奇的事情。

已有 0 条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