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力哪里来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上网课,虽然也是按时打开App听老师讲,下课做作业,总感觉孩子不在状态,好像缺点什么?其实在家上网课最大的弊端就是学习不自觉、没动力。
不光是我们的孩子,国外的孩子也一样,以前孩子在课堂上,老师都说,你们不要再说话了,现在,上网课老师希望孩子们出声,证明你们还在听课。
100年前,教育家杜威说:如果我们再用昨天的方式教今天的学生,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明天。
疫情和网课让孩子学习自主权回到自己的手中,动力不足的问题立马显现出来了。传统课堂对此就是鼓励孩子,通过点赞、小红花、积分、赛作品方式让孩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种方式只解决了外因,忽略了动力不足的内因,解决办法是把一次次的学习设计成任务,靠任务来激发动力。
为什么设计了学习任务,孩子就会充满动力?
认知科学规律告诉我们,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在心里确认三个问题:
一是我喜不喜欢这件事;
二是这件事对我重不重要;
三是这件事我能不能做好。
只要在这三个问题上回答始终保持肯定,那么一个人就会持续低处于学习状态。设计任务学习会让学习过程变得有意思、有意义和有可能。
现在流行的PBL项目式学习、STEM学习等等归根结底都是学习任务设计。
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学习任务?
法则一: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半径开始。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用已有的经验。
法则二:具有适度的挑战性。从而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始终跃跃欲试。
法则三: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解决方案。最终攻克一个具体问题,获得成就感。
法则四:创造各种各样合作的可能性。让孩子在协同他人、连接资源、人际互动中适应不确定性。
法则五:学习成果作品化。通过公开展示,从他人的评论和反馈中看见不一样的自己。
法则六:高度承载学习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达成预期的知识、能力标准。
如果能长期这样任务学习培养,就能回归教育的本质:唤醒自己、发现自己、进而成为自己。
本文出自天天悦读,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yuedu.biz/where-does-learning-motivation-come-from/